垃圾分類不僅涉及到市民生活環境的改善,更涉及到全社會環保工作和垃圾處理方式的進一步發展。
一般情況下,分類后的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都要經過收集運輸系統分別送往危險廢物處理廠、廚余垃圾處理廠以及焚燒廠、填埋廠。其中廚余垃圾可以通過加工處理成沼氣和肥料。而可回收物則會通過回收系統進入可回收分選中心,Z終進入再生資源企業。
陳腐垃圾已經掩埋這么久了,怎么辦?
2013年,首都環境建設暨市政市容管理工作會中還披露,北京計劃對已完成填埋的垃圾重新分揀、焚燒,以延長填埋場使用壽命。在臺北的內湖填埋場也有同樣情況。
據悉,填埋場隨著容量漸滿,一般會作封場處理,并將封場后的土地加以利用。國外對封場后填埋場利用途徑包括高爾夫球場、自然生態基地、公園綠地、苗圃、農場等。
如何改變陳腐垃圾的命運呢?
陳腐垃圾是指垃圾經過填埋后經過較長時間自然演變的產物。經過多年的微生物分解、發酵,通常水分較大,有機物含量很低。若要將其挖出后焚燒,則需進行篩分,將分出的部分可燃物用于垃圾焚燒,其余部分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堆肥、填埋、滲濾液處理等。
陳腐垃圾重新分揀、焚燒,雖然速度快,但處理效果并未達到垃圾資源的化處理。陳腐垃圾對周邊群眾和分揀工人的身體健康危害嚴重,拉到焚燒廠后,對焚燒廠工人的身體健康也產生一定的影響。那么怎么處理Z合適呢?
全封閉、機械化(無人工)分選設備
全廠設備使用先進的機械分選設備,減少垃圾產生的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傷害。其中包括大件垃圾分選機、破帶破碎機、垃圾輸送機和其它工藝的處理設備,一整套完整的處理線。陳腐垃圾中主要是塑料制品和廢鐵等難腐蝕的垃圾,通過各設備的篩分處理后可將剩余有機物經過高溫高壓膨化處理制成有機生態肥;經磁選機篩分出的鐵磁物可送到回收站再利用;剩余塑料類垃圾可與木屑混合制木塑板材。